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农行西藏分行三十年来发放涉农贷款两千六百多亿元

服务送到“家门口” 惠民暖到“心里边”

本报记者 邓剑洋

2025年11月25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雅砻河谷,藏式新居,鳞次栉比;古老藏戏,悦耳动听。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扎西曲登社区,一步一景,游人如织。

  31号民宿内,社区居民次仁忙个不停,“大部分房间都住上了游客。吃上‘文旅饭’,多增加一份收入。”

  办民宿,投入不少。几年前,次仁向农行山南分行申请贷款,开起了社区里的首批民宿。“以前我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次仁说。靠着农行发放的贷款,他还装修了民宿、给房间添置了新设施。

  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产业茁壮成长。近年来,农行山南分行累计为扎西曲登社区111户家庭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在社区内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提供取款、转账等“家门口”金融业务。“现在社区有藏式民宿85户,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扎西曲登社区党总支书记巴桑次仁介绍。

  自1995年农行西藏分行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农”字头,让金融服务跟着农牧民需求走、围着乡村发展转。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631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60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64亿元,5年间翻了一番。

  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更加精准满足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线,青稞被加工成糌粑,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做大青稞产业,离不开金融支持。”公司总经理扎西顿珠说,“我们累计申请贷款2650万元,公司规模一点点变大,带动了不少农户积极参与青稞种植。”

  针对高原特色产业,创新推广“青稞产业贷”“牦牛产业贷”“智慧畜牧贷”“乡旅贷”等特色产品,农行西藏分行构建起覆盖农牧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矩阵。目前,乡村产业贷款余额478亿元,推动青稞、牦牛肉加工等特色产业从“小散弱”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优化金融服务,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在位于拉萨市的西藏优格仓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碌作业,一盒盒成品藏香整齐排列。

  “优质的藏香对原材料要求很高,资金需求大。农行的贷款就像及时雨一样,解决了后顾之忧。”公司负责人龙日江措说,“公司与农行合作了20多年,藏香产业不断壮大,去年公司销售额近2000万元。”

  金融支持,为小微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农行西藏分行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西藏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突破747亿元,惠及36万户民营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5亿元,年增速长期保持在20%以上。

  流动金融服务车缓缓停靠,日喀则市萨迦县赛贵村的农行“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前,村民索朗旺拉拿出农牧户贷款证来到车前,咨询贷款办理流程。

  “流动金融服务车直接上门,太方便了。银行能办的业务,这里也能办,省得跑远路。”索朗旺拉说。

  “创新服务形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才能让我们的服务更有温度。”农行西藏日喀则吉定营业所主任格桑罗布说,“流动金融服务车和‘三农金融综合服务站’等设施的投用,让好服务从‘窗口’来到农牧民的‘家门口’。”

  近年来,农行西藏分行持续完善服务模式,金融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9月末,农行西藏分行在乡镇地区设立网点365个,占分行网点总数的七成;县域以下惠农通服务点5528个,覆盖自治区全部乡镇。依托23台流动金融服务车,为农牧民办理业务1.4万余笔。

  “30年来,农行西藏分行累计向西藏实体经济投放贷款近7300亿元,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600多亿元。”农行西藏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罗布松拉说,“我们将始终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让雪域高原的格桑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5日 18 版)

(责编:彭晓玲、彭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