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
本報記者 廖文根 付 文
2025年09月12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福建廈門港海潤碼頭,53台巨型“充電寶”乘船駛往海外。“這是我們生產的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今年公司已出口2500多台儲能集裝箱。”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鵬程說。
今年前8月,福建省鋰電池出口總值872.29億元,同比增長19.01%,全省鋰電池90%以上經廈門港出口。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考察時指出:“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准深耕細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立新功。”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廈門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實現制度型開放水平全面提升。2024年,廈門有29條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獲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推廣。
破除“梗阻”,貨物貿易更加自由便利——
瞄准堵點,廈門發布《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海上安全運輸指南》,破解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海運無人敢運、港區操作能力不足、碼頭無人敢放等問題。得益於此,海辰儲能公司業務拓展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適應規則到制定規則,《指南》為集裝箱式儲能系統海運規范出口提供專業指導,顯著提升新能源企業產品海運出口效率。”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港航物流專才庄永忠說,目前廈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鋰電池產品出口口岸之一。
自挂牌以來,廈門自貿片區累計推出632項創新舉措,其中153項為全國首創。
開放包容,國際化人才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我參與的硼中子俘獲治療人體惡性腫瘤研究進展很順利。廈門風景美,人也友善,希望能在這裡安家落戶。”7月下旬,在廈門工作兩年多的俄羅斯人亞歷山大申請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証。
廈門率先探索實施外籍人員技術技能評價認定機制、國際職業資格認可清單制度改革,有效打通外籍人才來廈便利化應用的制度通道﹔設立全省首個工作許可與居留許可聯辦窗口,推出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社會保障功能集成實體卡,不斷提升外籍人才在廈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
“我們營造開放包容的人才發展生態,不斷提升外籍人才在廈執業便利化水平,目前全市國際化人才已超6萬人。”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新良說。
對標達標,推進重點領域質量標准與國際接軌——
今年4月,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傳來捷報:由其牽頭起草的兩項電氣繼電器領域的試驗方法標准,獲國際電工委員會批准發布成為IEC國際標准,為全球繼電器的設計、生產與檢測提供技術依據。
電氣繼電器廣泛應用於家電、通信、電力等領域,市場需求量大。公司副總裁吳京洧說,這次由中國專家牽頭制定電氣繼電器領域國際標准,對加強我國在電氣繼電器行業的話語權意義很大。
廈門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修訂,推動企業標准與國際接軌。截至目前,廈門已有24名國際標准注冊專家,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准53項﹔40家企業的208項產品標准實現與國際標准對標達標。
同時,廈門依托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推進廈門國際商事法庭、廈門涉外海事法庭等建設,引進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設立廈門國際仲裁院,推動海絲商事調解中心等一批調解機構實體運行。目前,廈門國際商事海事“訴、仲、調”一體化糾紛解決體系基本形成,國際商事法庭、涉外海事法庭已受理3300多件,標的額超460億元,涉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勇擔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特區使命,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加快在規則、規制、管理、標准上實現更多創新突破。”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2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