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秀
2025年09月11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我國應抓住戰略機遇,將產業、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轉化為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充沛動能
9月10日,習近平主席向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致賀信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加快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等平台先行先試,有序推進服務市場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服務貿易,顧名思義就是“服務”的國際貿易。世界貿易組織把服務貿易劃分為4種模式:一是跨境交付,如對外國提供金融服務、互聯網服務等﹔二是境外消費,如出國旅游、留學等﹔三是商業存在,如到境外開設會計師事務所或保險公司等﹔四是自然人流動,如專家出國講學、醫生出國提供診療服務等。其中,模式一、二、四合稱為“跨境服務貿易”,模式三是以外商投資方式實現的,單獨進行統計,反映貿易與投資的聯動。
服務行業門類很多,為便於分類和統計,服務貿易被細分成十二大門類,包括:金融,保險,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運輸,旅行,建筑,加工服務,維修和維護,政府服務。其中,前6類合稱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或者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
我國服務貿易從無到有、迅速崛起,躋身世界前列,取得了突出成效,有力助推貿易強國建設。
第一,規模迅速擴大。我國服務貿易統計始於1982年的47億美元,到2024年突破萬億美元,規模擴大了200多倍,躍居世界第二。第二,結構持續優化。知識密集型服務佔比快速提升,數字文化服務異軍突起。第三,服務貿易“朋友圈”不斷擴大。我國與200多個經濟體保持服務貿易往來。第四,服務貿易與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日益強化的聯動效應,成為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之一。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全球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國服務貿易也面臨內部結構調整和外部形勢變化等風險挑戰。
一是與一些國家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產業基礎、貿易結構、經營主體等方面還存在差距﹔二是相關政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國際話語權尚需進一步加強﹔三是從外部環境看,隨著國際經貿格局深刻調整,全球產供鏈正在重塑,服務貿易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強。
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要把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當前,我國應抓住戰略機遇,將產業、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轉化為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充沛動能。打破“重貨物、輕服務”的路徑依賴,從制度設計、開放水平、監管創新等多個維度進行系統性改革,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著力提高服務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1日 1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